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真正能让我们进步的力量往往蕴藏在日复一日看似平常的坚持中。王旭的故事正是关于梦想、努力与坚持的生动写照。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更用不懈努力在青春的画卷上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和绽放出愈加耀眼的光芒。
就学业而言,王旭名列前茅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持有着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他说:“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基于这样的认知,王旭善于抓住一切能提升自我的机会。他根据课程内容为自己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他也会通过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放松身心,做到劳逸结合。谈及获得国家奖学金,王旭用“意外而感恩”来形容这份荣誉。他坦言,正是因为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自己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他把这份荣誉视为新的起点,决心在学术道路上继续深耕,也希望这份激励能够传递给更多的逐梦学子。
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勤奋与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过程中的感受与经历却是更为重要的。“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王旭在创作设计作品时,同样遭遇过瓶颈期。参加比赛初期,他投出的作品常常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可他没有因此自我否定,而是持续观摩、学习优秀作品,借此拓宽视野、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他始终坚信,只要坚守本心,不被挫折打倒,熬过艰难的瓶颈期,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而在自我突破中实现蜕变。
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时候,失败不是因为能力有限,而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就只顾风雨兼程,坚定地向目标迈近。相信所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最终都会得到生活的馈赠。王旭作为一名党员,始终践行“奉献青春,服务社会”的责任。他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陕西省技能大赛志愿者”、“迎新生志愿者”、“马拉松志愿者”等校内外志愿活动50余项。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他不仅帮助了他人,也收获了成长与快乐,用青春的画笔描绘出志愿服务的风采。采访尾声,王旭寄语学弟学妹:在大学这个成长的黄金时期,一定要珍惜每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不要畏惧失败和挫折,要勇于尝试,在困境中不断磨练自己。因此其常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在校期间,王旭获得第十届东方设计奖·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十八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第八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中国邮政文化商品大赛三等奖,第十二届陕西省室内装饰设计大赛金奖,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第十二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第十届东方设计奖·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三等奖,第十八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第八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陕西赛区二等奖、三等奖,两岸新锐设计大赛·华灿奖西北赛区三等奖,2023国青杯艺术设计作品展评一等奖,2023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赛区铜奖,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赛区铜奖,2024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优秀奖东方创意之星设计大赛陕西赛区银奖、铜奖,第九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清华大学教育部联办)优秀奖,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三等奖、优秀奖,第十八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二等奖、三等奖,2024国青杯艺术设计作品展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