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信箱
  • 师生留言
  • 一网通办
  • 课程中心
  • 查询系统
人物·故事

名师有约 |首席教授 郭学旺

作者:马丽娟 来源:宣传部 发布:2022-06-07 点击量:

首席教授郭学旺:春风细雨润桃李 躬身育才铸师魂

郭学旺,男,山西万荣县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曾任山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政法学院院长等职,现任西安翻译学院教育学院首席教授。郭学旺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青少年成长导向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出版《毛泽东与中国社会的变迁》《邓小平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变革的探索历程》《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机制创新研究》等专著10余部。在《求是》杂志、《政治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教育现代化》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国家核心学术期刊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省级科研项目共12项;主编、参编国家统编教材3部;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与科研奖项10余项。主讲课程有《思想政治教育导论》《毛泽东、邓小平原著选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等。主要学术兼职有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政治学学会理事等。目前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现代化等专业方向的研究与《中外学前教育比较研究》课程的教学工作。

守正出新 砥砺前行

郭学旺教授于1982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研究生班学习和进行学者访问,师从著名党史学家张静如先生。在北师大学习进修的两个阶段,为他尔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晋升为教授,2010年又被评定为二级教授,在山西师大近40年的教学科研工作,郭学旺教授虽然经受了不少的艰辛,但同时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他多次被评为学校“教书育人模范”,获得山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称号和“三晋英才”奖励。

郭学旺教授始终追踪学科研究的前沿,他出版的多部学术专著和论文,具有独到的见解和较高的学术理论价值,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先后被《新华文摘》《社会科学学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等转载或摘要介绍。1998年到2003年,他接连出版了《毛泽东与中国社会的变迁》《邓小平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变革的探索历程》等学术专著,受到学术理论界的高度评价,被认为“对深化中共党史研究做出了贡献”。2012年后,随着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申报成功,以项目为支撑,带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郭学旺教授先后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国家级专著两部,展示出关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最新成果。

郭学旺教授学术研究的核心观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他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特别是通过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文化教育、社会结构、人民生活、国际影响等方面的变化,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对推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地位、主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二是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机制的创新方面。他提出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引领机制、公共沟通机制、内容创新机制、方法创新机制、载体创新机制、宣传工作保障机制等。应不断完善创新原则、拓展创新渠道、运用创新方法、搭建创新平台、实践创新理念,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加强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三是在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导向教育方面。他认为,积极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要树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人才成长观;注重加强引领,把握成长成才的方向和目标;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素质;倡导主体意识,注重实践锻炼,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贯穿于千百万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整体过程。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多年来的工作经历,使郭学旺教授认识到,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教学与科研同重。他认为,教学推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等重要。教师如果不注重本学科重要问题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其前沿动态,便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导致在教学中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最终也只会成为该领域的井底之蛙。同样,教师在长期从事教学实践和专业知识积累的过程,必然会产生问题意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把解决问题的答案阐述出来,形成学术论文和研究材料,就会体现出新的研究成果。二是教书和育人并举。在郭学旺教授看来,既然是教师,就必须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书,即传授书本知识;而育人,则是通过教育使人向好。大学老师的责任不仅是教书,而且还要育人。教书的目的在于育人,通过教书实现育人,是大学老师的最高境界。因此,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应该是倾心给学生传授知识,并在育人中成就学生,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三是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同行。郭学旺教授说,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榜样,只有教师的不断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为学生成长提供动力源泉。

优秀教研团队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且是提升学校教学科研质量的生长点。加强团队建设、搭建学科平台,也是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多年来,郭学旺教授一直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深感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作为学科带头人,为了使大家能够长期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在学科发展中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郭学旺教授经常采取沟通、协调、激励等措施来推动团队成员学术潜能的发挥。在尊重、信任、和谐的基础上,做好学科建设的规划与协同发展,他还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切实提高团队成员的教学科研能力。

情系西译 与之同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郭学旺教授就对西安翻译学院产生了最初的印记。“当时的中国社会日新月异,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在异军突起的民办教育中,由当代杰出教育家、民办教育拓荒者丁祖诒先生创办的西安翻译学院‘红杏出墙’,格外引人注目。”郭学旺教授回忆到,“我是在许多新闻报道和教育界同行的广泛认可中,了解到西安翻译学院的办学事迹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高等教育提出了重要任务,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郭学旺教授深感西安翻译学院的崛起和发展,其背后肯定有着杰出的“能人”与“绝招”。

随着对学校的深入了解,西安翻译学院的办学理念、优势特色、培养模式等,给郭学旺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西译人几十年如一日,始终秉承‘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译精神’,积极践行‘高尚教育’的崇高理念,才换来了今天的辉煌。”郭学旺教授如是说。

2006年,在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考生名单审核中,有两名西安翻译学院的考生引起了郭学旺教授的极大关注,好奇心理也使他一直留意着这两名学生的学习质量。山西师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每年有全国300余名学生报考,录取比例一般在6:1左右。在他看来,这两位民办学校的学生前来报考,肯定是有备而来的。不出所料,西译两名考生在初试中,不仅外语成绩和公共政治理论成绩相当突出,专业课成绩也名列前茅,在复试中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当年就顺利录取为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三年的培养中,他们既表现出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这使郭学旺教授对西安翻译学院进一步刮目相看。“毕业后,这两位同学都就业于本科院校,现在他们其中的一位已晋升为副教授,一位还考取了全国重点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后来,也还有西安翻译学院的学生陆续前来报考并被录取,在校学习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作为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的负责人,西安翻译学院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郭学旺教授的话说,2019年,他已然到了“发挥余热”的年龄。虽然也有不少单位邀请,但他还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毅然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西安翻译学院。“从了解西译、仰慕西译,到来到西译工作,成为西译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和自豪;从赞赏西译精神、崇尚西译精神,到践行西译精神,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郭学旺教授深情地说道。在学校工作的两年多,他对西译的认识也产生了新的飞跃:“这里的校园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远离热闹的市区,环境非常的幽静,人文底蕴浓厚,确实是一片育人的沃土;这里的学生质朴好学、充满阳光,他们积极进取、自强自律、全面发展,以优异的成绩不断为西译增光添彩;这里的教师团结奋进,爱岗敬业,不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体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恪尽职守的园丁精神;这里的管理工作者与人为善,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工作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表现出不俗的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在西安翻译学院,不论是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都处处体现出‘领导重视、师生努力、管理有序、制度规范、服务到位’的良好风貌。”

作为教育学院大家庭中的一员,郭学旺教授深感责任重大。两年来,他积极投身于学院的教学改革、团队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之中,以“学院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态度,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扎扎实实投入到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他以过去所熟悉的德育和教育现代化专业为依托,积极申请科研项目和科研奖项、撰写相关学术论文。尤其在国际化办学理念的引进、借鉴发达国家幼儿教育先进经验方面,郭学旺教授主动开设“中外学前教育比较研究”课程,并对国外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办学理念、设置分类、师资状况、经费投入、立法监督、发展趋势、借鉴经验、不足之处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介,在深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深受学生好评。

继守初心 薪火相传

郭学旺教授认为,“敬业、进取、创新”是一名大学教师应有的追求。而科学研究,同样是高校教师的核心使命之一。原因在于,社会发展需要以高校教师为代表的高级知识分子提供研究成果;教好学生,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也需要教师投身科学研究,以体现“教研相长”。

从教40余年,郭学旺教授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格外关心。在他看来,青年教师的特点是知识宽泛、可塑性强、观念更新快,但不足之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缺乏,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不足,科研实践能力薄弱。因此,“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是老教师应尽的职责”。

在教学上,郭学旺教授经常帮助青年教师一字一句改教案,从教学大纲的研读、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贯彻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帮助他们恰当地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他还跟踪课堂诊断青年教师的特点与不足,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在科研上,郭学旺教授以学科发展前沿为导向,积极带领青年教师申报各类项目、参与撰写著作和教材,认真推敲项目申报书。

郭学旺教授经常告诫青年老师,做科研切忌浮躁,科研的历练要从撰写学术论文开始。论文是科研的基础,也是科研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体现。没有像样的论文,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专著,申报项目就没有前期成果。因此,绝不可以轻视论文的撰写而奢谈专著写作和申报科研项目。多年来,他所帮助指导的青年教师和所培养的研究生,经过教学科研的历练,有的已成为国内外专家教授和知名学者,有的已走上高校的领导岗位,而其中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突出的成就。

“青年教师是西安翻译学院的生力军和顶梁柱,更是学校进一步提升的基础和发展的希望。”作为一名老教师,两年来,郭学旺教授以身作则,以基础要扎实、治学要严谨的态度,充分做好表率作用,他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并以敬业、进取、创新为导向,在实践中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和进步。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郭学旺教授经常在课堂上跟学生这样讲,同学们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意味着人生进入新的阶段。他认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的专业性和丰富性、身心的统一性、人格的健全性、生活的进取性、价值取向的社会性。他希望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列出一个目标的小清单,脚踏实际,一步一步去完成,将自己近期目标和远大理想付诸于实践;要给自己正确定位,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己实现价值的着力点,不论逆境还是顺境,都能正确的处理好各种问题。

最后,郭学旺教授深情寄语西译学子:西译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在这里,我们将学得终身受益的知识,将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增长独立生活的经验,还将结识五湖四海的朋友。无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都将在这精英荟萃之地度过人生中最璀璨的韶华。作为西译的一位老师,我对你们的成长与进步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期待,我对你们的态度永远是:“尽倾囊中藏,但求桃李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