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信箱
  • 信访举报
  • 一网通办
  • 课程中心
  • 查询系统
新闻中心

陕西终南学社研究员高叶青、刘康乐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3周年”座谈会

作者:高叶青 编辑:马丽娟 来源:陕西终南学社 发布:2025-05-22 点击量: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3周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弘扬建党精神与延安精神,5月20日,由泾阳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与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3周年”文艺家座谈会活动举行。陕西终南学社研究员高叶青、刘康乐应邀出席,与陕西省内知名作家及泾阳各界人士共襄盛会,以实地观摩与深度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为泾阳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当日上午,参会人员先后前往泾阳县城北环路改造提升项目现场、泾阳三元科技产业园、泾阳茯茶产业园、郑国渠遗址区、郑国渠博物馆以及临空科创城等关键发展点位进行实地考察。

下午座谈会在中共泾阳县委党校会议室举行。高叶青研究员作为泾阳人,深情地畅谈她对家乡发展的关切。她动情地谈到,作为泾阳人,受邀回到家乡参与这样意义非凡的活动,内心满是激动与荣耀。多年来,自己虽深耕学术研究,却遗憾地在家乡历史研究方面关注不足。此次观摩活动,犹如一场生动的家乡发展实景课,让她深刻意识到,学术研究不应局限于书斋之内,论文要写在大地上,调研之风亟待大力提倡。她郑重表态,决心凭借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家乡经济文化建设,为泾阳的发展添砖加瓦。

刘康乐研究员的发言同样精彩。作为安徽泗县人,他自2012年来到西安工作后,便将陕西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长期致力于陕西宗教研究,目前正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道教史”。在座谈会上,他从郑国渠谈到泾阳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人民谋福利的文学创作才能成为经典流传。此外,他还特别强调了碑刻文献的重要价值,建议泾阳县重视这方面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并期望《泾阳碑刻》的整理和出版纳入日程。刘康乐研究员表示,愿意贡献自己的学术力量,助力泾阳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迈向新台阶。

本次观摩座谈活动成果丰硕,高叶青、刘康乐两位研究员与省内专家学者和泾阳当地的文化工作者、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会场气氛热烈,思想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大家一致认为,文艺工作以及各领域的学术研究都应紧密贴合时代脉搏,扎根现实生活,积极为地方发展服务。泾阳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与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通过搭建这样的交流合作平台,有力推动了学术研究与地方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泾阳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高叶青、刘康乐两位研究员表示,此次泾阳之行收获满满,未来将持续关注泾阳发展,加强与泾阳各界的联系与合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学者的社会责任,为泾阳乃至陕西的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此次观摩座谈活动,恰似一场学术与乡土情结交织的盛宴,让参与者们满载而归,也将成为陕西终南学社与泾阳深化合作的全新起点。

陕西终南学社研究员高叶青、刘康乐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83周年”座谈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