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信箱
  • 信访举报
  • 一网通办
  • 课程中心
  • 查询系统
新闻中心

王培元教授作“宝玉是谁——说不尽的红楼之一”主题讲座

作者:张永国 编辑:马丽娟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发布:2025-05-21 点击量:

5月19日下午,我校客座教授王培元先生作“宝玉是谁——说不尽的红楼之一”主题讲座。讲座由陕西终南学社社长李家宝主持,陕西终南学社秘书长史飞翔、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亢西民、科研处成果管理科科长李刚、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

王培元先生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为师生们做了一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报告。他以自身对《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和对作者曹雪芹先生的深刻理解出发,以鲁迅先生《〈绛洞花主〉小引》为引,结合《旧约全书》《仪礼》《周礼》《春秋繁露》《南村辍耕录》《古董琐记》《中国小说史略》等东西方文学相关内容,以“宝玉是谁”作为线索,串起“孤绝超拔的形象”“‘一地瓜子皮’的怡红院”和“现实世界与神仙世界之桥梁”,生动而深入地阐释了《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女儿观”。

王培元指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把自己一生所历、所感、所思、所省、所悟完完全全倾注到了对贾宝玉这一“孤绝超拔”艺术形象的刻画与创造之中。在《红楼梦》呈现的那个时代,贾宝玉的“怡红院”里能有丫鬟们“嗑了一地”的“瓜子皮”,说明贾宝玉突破了贵贱、尊卑、主奴、上下等种种世俗等级观念,甚至超脱了人与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无生命的物品)的现实区分。贾宝玉是一种幼稚、童心、优美纯洁、超世俗超人间的别异独特的生命存在,是唯一“通灵”之人,是“仙人”与“自然人”的融合体。他还以“自我表现的抒情仙幻现实主义”来概括曹雪芹的创作模式,认为《红楼梦》书写的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人”的大悲剧。他号召所有老师和同学们都应该带着自身情感和经历去阅读、感受《红楼梦》,理解《红楼梦》,理解曹雪芹。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李家宝社长对此次讲座做了总结,他认为王培元先生解读《红楼梦》是带着温情的关怀,所做的阐释是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进行的,是文本细读与文献钩沉的深度融合。此次讲座极具理性思辨与审美体验,既有文本探究的严谨性,又彰显了文本阐释的创造性,对青年学子们的“文化建构”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次主题讲座既让我校师生们领略了我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又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激发师生阅读经典、赏析经典的热情,为我校课程教学、学术研究树立了新的榜样。现场师生们均表示期待王培元先生下一次精彩的讲座。

王培元,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抗战文艺研究》编委、西安翻译学院客座教授。

王培元教授作“宝玉是谁——说不尽的红楼之一”主题讲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