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信箱
  • 信访举报
  • 一网通办
  • 课程中心
  • 查询系统
新闻中心

陕西终南学社应邀参加黄河文化大讲堂 共探文化传承发展新路径

作者:史飞翔 编辑:王丽凤 来源:陕西终南学社 发布:2025-05-09 点击量:

5月8日下午,“黄河之水天上来,文明之光耀神州”黄河文化大讲堂在榆林市佳县圆满举办。此次活动由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与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联合主办。众多国内专家学者、文化机构代表及各界人士汇聚黄河之滨,共同探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陕西终南学社秘书长史飞翔应邀出席,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了题为《秦岭与黄河:中华文明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的主旨发言。

在大讲堂上,陕西省人大原副主任、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刘维隆在致辞中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意义重大。榆林市政协主席王华胜指出,榆林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依河而生、因河而兴”,黄河文化已深深融入城市发展脉络。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高登科则介绍了当地在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实践成果,展示了地方在文化守护上的努力与成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易华在《黄河生态与中华文明》主题演讲中,深入阐述了黄河生态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联系,从生态角度解读文明起源与演进。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以《在人类两河文明总格局中言说黄河》为题,将黄河文明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视野中进行解读,拓宽了对黄河文化认知的维度。

活动现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向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及榆林功昌书院捐赠了多套黄河文化主题书籍,为文化研究与传播提供了丰富资料。在圆桌会议环节,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等机构的杜文玉、张炜、史飞翔等五位专家学者围绕“守护黄河安澜 传承文明圣火”展开深入交流。

史飞翔从秦岭与黄河的文化关联出发,探讨了两者对中华文明形成的深远影响,认为秦岭与黄河如同中华文明基因的双螺旋结构,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与精神内涵,为黄河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会上,专家们还就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时代价值、文化传承创新转化等多个议题建言献策,共同为黄河文化的发展贡献智慧。与会专家一致表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让这一“历史记忆”转化为滋养当代的“精神源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文化支撑。活动期间,主办方还组织参观了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让参会人员实地感受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从实物与史料中汲取文化力量。

陕西终南学社长期致力于秦岭终南文化研究,此前成功举办“2024·终南文化论坛”,吸引了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极大提升了学术影响力;与陕西省社科联联合开展“2024年度陕西省秦岭(终南)文化重大研究项目”,激发了全省社科界对终南文化的研究热情。此次参与黄河文化大讲堂,是陕西终南学社在文化研究领域的又一次积极拓展。未来学社将继续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在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西译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