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由文学与传媒学院主办的“太乙讲坛”在图书馆报告厅开讲。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肖瑞峰担任主讲。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亢西民、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参加讲座。
肖瑞峰教授以《人生岂可无诗——考察诗歌与人生关系的六个视角》为题,从“诗歌是理想的助推器”“诗歌是现实的晴雨表”“诗歌是心灵的休憩所”“诗歌是情感的传声筒”“诗歌是生命的加油站”与“诗歌是人脉的润滑剂”等六个维度,探究了诗歌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关系。
讲座中,他力证诗歌对提升个人文化修养、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大意义。在对具体诗歌进行解读时,他结合诗人的人生道路,讲述诗人的创作动机和诗歌的现实功用。他的讲述有别于一般学者的引经据典、以庞杂抽象的理论话语立论,而是立足于诗歌本身,强调阅读诗歌的具体感受。他提倡在阅读过程中完成与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而获取精神上的丰盈。肖瑞峰教授语言雅致风趣、形象生动,尽显大家学术风范,场下掌声雷动。
李家宝教授对讲座作点评。他表示,肖瑞峰教授的讲座不仅让在场师生对诗歌与人生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也让师生获得了灵魂上的休憩。
本场讲座,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让师生近距离感受到了著名学者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学院今后还将邀请更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客“太乙讲坛”,为学子搭建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肖瑞峰教授简介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韵文协会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是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和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