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信箱
  • 信访举报
  • 一网通办
  • 课程中心
  • 查询系统
人物·故事

【西译师德标兵】用爱与责任铸就教育辉煌——访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教师魏海燕

作者:刘梦琦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2024-09-10 点击量:

【编者按】教育家于漪表示,教育是以人育人的工作,以生命唤醒生命,以生命塑造生命,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人,教师要在他的心中播这样一种理想信念的种子,必须心中有理想信念的熊熊之火、明灯一盏。教师的工作质量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血肉相连。西译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号召全体教师以德立师风,以爱铸师魂,坚定理想信念,秉持高尚师德,专注教学科研,提升育人能力。

多年来,西译教师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呕心沥血,敬业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党委宣传部对今年获评“师德标兵”的5名教师——莫丽娅、曾嘉懿、魏海燕、庞小佳、吕海彦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以此激励全体教师以他们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民办教育事业、为西译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未来之栋梁的培育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魏海燕,女,中共党员,教授。现任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日韩系主任。主要从事语言学、翻译、中日文化比较相关研究。先后参与出版教材2部,专著2部,出版译著10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校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担任《高级日语》、《跨文化交际》、《日语口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的主讲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并荣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四项,获评省级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

“十五年的时光,西安翻译学院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光荏苒,回首这一路走来,感慨万千,有辛勤的付出,也有满满的收获。”回顾起入职以来的点点滴滴,魏海燕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又温柔的光芒。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自2009年入职以来,魏海燕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并时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追求。

严谨治学,因材施教

自从教以来,魏海燕积极将教研成果与课堂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她充分利用新的教学工具与教学手段,不断拓展学生课堂思考空间,提升学生课程参与度,并将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学习的引导环节,开展微课、慕课和反转课堂等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利用学习通平台充分整合各项学习资源。同时她通过申报各级各类教改项目,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反哺。

在日常教学中,魏海燕灵活运用课程中心平台积极与学生互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学习范围与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实现课前预习、课中引导与研讨、课后布置与验收的良性循环,积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与监督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执行力。

魏海燕认为,课堂教学环节不能单纯依靠教师,更要发动学委和班长的带头与引导作用,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过将“导师制”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进班辅导机制,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也用自己真诚、专业、热情的教学精神感染了学生。”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作为教学一线教师,又兼任学院副院长、日韩系主任,如何做到科研教学“两手抓”?魏海燕表示,“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工作的两个核心任务,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为学生的知识获取和技能培养提供了平台,而科研则推动了知识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合理的统筹安排和有效的实施措施,可以使得教学和科研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学过程为科研工作提供实践保障,科研也能够反哺教学,为其提供理论指导,科研工作的开展对推进教学研究、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指导教学实践等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魏海燕看来,“只要找准教学与科研的最佳契合点,就一定能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和谐发展,使学校、老师、学生都从中受益。”她提出,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更好地平衡科研和教学工作。比如,为每天的工作制定计划,设置清晰的目标,然后按照这些目标来组织时间和精力。这不仅可以很好地减少压力,也可以确保在两方面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要定期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看是否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果有,就要及时调整工作习惯,或者改变优先顺序,以更好地适应自身的工作目标。此外,也要明确自己在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偏好及能力,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工作方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行动的践行者。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魏海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尝试,从单一的理论讲解到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探索,她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只要勇于行动、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

魏海燕说,一位高校外语教师对师德师风的理解是多维度的,既包括个人品质的修养,也涵盖专业素养的提升,更强调对学生的关爱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都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不断追求和实践的目标。

她提出,作为教师,首先应当具备诚实守信、公正无私、谦虚谨慎的品质。魏海燕表示,“我理解的师德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言行的高度自律,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工作中,她不仅要求自己能够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并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掌握外语技能。

其次,师德师风的核心是要关爱学生。要以高尚的师德和默默的奉献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要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不图名、不图利。把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用无私的关爱和耐心的指导陪伴着学生度过大学时光。同时,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他们的成长,结合不同特点的学生,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公正评价他们的表现,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魏海燕认为,“我觉得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中,我也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最后,魏海燕提出,作为外语教师更应该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授外语的同时,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心之所向,步履不停

谈及个人理想和未来发展,魏海燕表示,首先将不断提升自身外语教学能力,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和中日语言文化比较方面,在专业领域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数字化教学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得到更多的学生认可。其次,除认真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外,将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外语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翻译竞赛中获得更好得成绩,帮助学生在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不懈努力,进一步传授知识、传递正能量,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积极进行更多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在外语教学和跨文化比较领域,以期在学术界产生影响,并为同行提供参考。

魏海燕始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坚信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未来将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教学发展的新需要。我希望在西安翻译学院这片教育的沃土里,能够为外语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同时也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这不仅是她的心之所向,更时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魏海燕的脚步从未停歇,因为她知道,教育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征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