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信箱
  • 信访举报
  • 一网通办
  • 课程中心
  • 查询系统
新闻中心

著名学者尤西林教授应邀来我校开展专题讲座

作者:包焌洁 编辑:朱爱鹃 王丽凤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发布:2021-06-21 点击量:

为进一步加强跨学科融合,促进专业建设,6月18日上午,文学与传媒学院“太乙讲坛”系列讲座邀请尤西林教授为我校师生做“冷媒介与艺术”专题讲座。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海珺教授、雷震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高云霞、青年教师姚皎娣等老师出席活动,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学子到场聆听讲座。  

尤西林教授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重大工程项目全国“美学原理”首席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校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座伊始,尤教授以技术的人类学意义为切入点,深入讲述了技术与人类历史的渊源。他指出,技术是人类维持生命的特有方式,是以劳动工具为中心的中介系统,赋予了人及其环境一种文明秩序。但随着新技术时代的到来,技术这一存在从原本理解的“中介”变为一种“媒介”。而在当代,包括人对自然的传统劳作,以及人的精神与交往实践都可视为由媒介与信息构成的活动,它们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媒介的信息处理获得认识与实践意义。

在技术与艺术的对立统一关系成为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课题的前提之下,尤教授引入了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论”作为信息时代的分析框架。他表示,非单一界定而保持着信息丰富情境的冷媒介显示出艺术在信息时代的社会职能,即平衡热媒介的认知陈述,警戒其传播方式对受众个性创造力的压抑,并保持回溯信息创造源头的主体地位,以艺术为自觉尺度的冷媒介最深刻的意义是现代以陌生的对万物自在自主性的“守护”。

此次讲座从“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区分展开,由真实的社会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以哲学的方式反思生活、回应现实,实现科技与人文反思的会通、理论与生活经验的交融,同时深刻揭示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应有的限度,对信息技术可能导致的异化后果做出了反思和检讨,并提出了以“冷媒介”和艺术破解当今异化困境的观点,既开阔了听众的视野,也使同学们深受启发。在提问互动环节,尤教授高度肯定了我校学生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并引导同学们对于未来的深度思考与探索,寻找自己的立命之所。

最后,王海珺作了总结讲话。他盛赞尤教授以自身深厚的学识为同学们打开了另一扇看艺术、看世界、看未来的大门,以大师的质朴与真诚将思想的种子深植于学子的内心深处。

著名学者尤西林教授应邀来我校开展讲座

尤西林教授做“冷媒介与艺术”专题讲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