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来,学工部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多种劳动实践形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真制定劳动教育实践方案,合理安排学生课外劳动时间,不断探索新时代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方式,充分开发、挖掘、利用校内外活动载体,依托四大载体,打造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大平台。
以“第二课堂”为核心的志愿服务活动载体。利用学雷锋日、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世界清洁地球日等主题日组织师生到学校周边环山路、翠华山景区等地方开展环保、绿化等劳动教育;充分利用 “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下乡”“保护秦岭”、西洽会语言服务等活动,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策划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确保每位学生每学期完成不少于一定时长的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生产技能提升为核心的实践基地载体。西安翻译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陕西省教育厅命名的首批“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有效整合劳动资源、拓宽和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载体的有力抓手。学工部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载体,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划分责任田,开展与农场种植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生产劳动,学习种植技术。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吃苦耐劳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以个人生活事务处理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生活场所载体。引导学生培养日常性劳动习惯,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生活场所的日常性劳动和勤工助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的能力。学工部制定了《西安翻译学院学生劳动公约》,各班级、宿舍签订了《西安翻译学院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承诺书》,将个人卫生、宿舍卫生、教室和实验室日常清洁、全校大扫除等内容纳入公约中,要求学生做好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强化自立自强意识。
以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学生竞赛载体。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赛事为抓手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和推动在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今后,学工部将继续依托四大载体,瞄准劳动教育价值靶向,不断创新劳动教育实践形式,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内容,增强劳动教育实践实效,积极与学校其他部门联动,在规范化和多样化上下足功夫,坚持立德树人,实现知行合一,让劳动教育之花在西译绽放的更加璀璨夺目。


学工部多元化路径推进劳动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