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信箱
  • 信访举报
  • 一网通办
  • 课程中心
  • 查询系统
新闻中心

【学风建设】晚自习创新模式(二):鼓励知识深研,精耕学术专业

作者:文/王丽凤 图/辛波 鹿艳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2025-05-27 点击量:

编者按:清华大学的晚上十点半,图书馆依然灯火通明,自习室到处是认真学习的身影。这不是特例,国内外众多名校都是如此。有研究表明,晚上是一个人思维活跃度与知识吸收率最高的时段,能最大化学习产出。

西安翻译学院始终重视晚自习成效,认为这是为学生“添柴加火”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变迁,学生的思维、行为及思想等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晚自习模式也需随之发生变化。党委宣传部经调研和收集材料,抓取学工部在贯彻落实学风建设过程中关于晚自习的典型创新做法,并展示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需求而百花齐放的创新案例,助力推动我校晚自习从“时间管理”到“效能管理”转型,从“集中管理”到“分散管理”转型,从“被动管理”到“自我管理”转型,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的长期学习素养、提升专业技能,还为“五个一”工程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沃土。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学科探索和学习的深度铸就了其培育人才的精度和办学高度。西安翻译学院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在西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在软科排名中位居全国民办高校总榜第九,语言类第三,充分展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实力。学校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专业课程质量和学业深造方面着力深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扎实专业基础,解决后顾之忧。专业能力是学生进入职场的金钥匙。国际商学院注重专业课程质量,针对转专业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辅导,为培育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应用型人才铺路奠基。英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等均在晚自习开启专业基础课程培优,为更换专业以及基础薄弱的学生打好铺垫。

重视升学规划,创造学习环境。文学与传媒学院出台系列文件政策,开辟学生公共学习区域,开放考研考公自习室,延长教学楼开放时间,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考研考编,满足学生学业深造需求。教育学院建立家校协同反馈机制,定期向家长通报晚自习参与情况,邀请家长参与“线上自习开放日”,并针对学生和家长关注的考编、考研需求,定制晚自习辅导方案。近年来,各学院对于考研考公考编学生的学习支持均十分重视,从教室提供,到课程免费培训,以及院领导亲自关怀慰问,均传递出学校对备考深造学生的高度重视和鼓励。

自习室内认真学习备考的西译学子们

注重专业深化,拓展专业思维。护理与康复学院搭建学院专属在线学习平台,整合优质课程视频、学术讲座录像、前沿研究文献等,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学习;教师在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在线提交作业并参与讨论,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学习模式;学院还以案例分析小组形式,由教师精心挑选临床案例,小组成员在晚自习分析探讨诊断思路、治疗方案及护理康复措施,再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拓展学生临床思维。英文学院组织翻译专业学生参加翻译类竞赛,晚自习讲解翻译技巧、模拟练习、作品点评等进行竞赛集训;组织商务英语专业(产业、电商方向)学生参与商业项目,晚自习进行项目讨论、方案策划,培养实操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针对英语(教育、服务方向)等专业有学术研究的学生,可选择认真负责的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晚自习进行文献阅读、研究方法学习、论文写作指导等,让学生参与教师的学术研究。信息工程学院通过“学研社”的形式,鼓励学生依照自身兴趣和专业,加入专业技能提升团体,邀请本专业著名专家或名师进驻晚自习指导,从专业前沿及素养、理论高度、实践操作等多方面拓展思维。

外教进教室辅导

打破专业界限,素艺双效提升。艺术与设计学院打破班级界限,采用项目制主题工坊,以“动态主题周”形式开展影视创作、跨学科共创等活动,分组完成短视频脚本撰写、分镜设计及拍摄剪辑,邀请数媒专业教师指导,提升专业水准;同时与英文学院英语专业类学生组队就英语与艺术素养双提升互帮互助,利用晚自习举办分享会,强化双层专业素养。

西安翻译学院秉持“读书 做人 变革 奋进”的校训,对学生工作评价考核进行了深入改革,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显著提升。学校始终注重学生学历提升和专业素养精进,引导有条件的学生步入学历提升的轨道,引导本科毕业就业学生扎实专业技能。近年来,学校考研、考编、留学、参赛等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考研录取率、专升本上线率、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率成效显著,暑假期间留校复习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比例持续提升,呈现出“比学赶帮超”的良性态势和良好学习氛围。

晚自习英语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