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意蕴和实践要求
日期: 2025-03-05 信息来源: 天津日报 点击数:

作者:刘哲(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去年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时提出“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天津要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天津的现代化新风貌。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从成立之日起始终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文化正日益成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抓方向,改作风,壮队伍,聚人才,强基层,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激发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新作为,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

一、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意蕴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提出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新社会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生产力的提高,“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列宁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全面发展蕴含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在文化进步中彰显制度的优越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时刻存在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我们需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需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又提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题性”。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因此,需要增进对文化价值、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制度的自信,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站在时代前沿,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持续丰富精神文化产品,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

二、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要求

坚持以文化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以文化人,就是要抓好文化建设这一塑造心灵的工程,充分发挥文化引领方向、浸润心灵、涵养道德、塑造风尚的功能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根脉”。要坚守“魂脉”和“根脉”,持续抓好理论武装,学而时习之、学而深悟之、学而笃行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魂,以思想高度统一确保政治统一、行动统一。天津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进一步落实《天津市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条例》,有效发挥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联席会议制度等作用,不断提升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水平,更好地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阵地作用,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打造学雷锋“志愿之城”,提升全域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水平。广泛宣传《天津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条例》《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持续开展“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活动。

坚持以文惠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以文惠民,彰显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也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文化,人民性是其本质属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通过文化建设造福广大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时,明确要求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要求,应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提升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供给水平,优化文化惠民卡发行,持续开展理论直通车、学者下基层、文化进万家、文艺轻骑兵等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文化服务。大力支持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休闲活动和文艺作品创作展演等,借鉴“2025京津冀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动”成功经验,开展更多符合现代生活特点的文化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让群众便捷享受优质文化服务。把群众的火热生活作为开展文化工作的源头活水,提升文化作品质量,打造津派文艺精品力作。

坚持以文润城,彰显天津城市特色、韵味和现代化新风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天津有着万年人文史、千年文明史、六百年建城史,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做到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得益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优秀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建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类文物的系统性保护,持续释放五大道、意式风情区等的独特魅力,在推陈出新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办好天津音乐节、海河戏剧节、天津相声节、百花文学奖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依托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等重大展会,用好天津茱莉亚学院等平台,深挖资源,加强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

坚持以文兴业,充分赋能高质量发展。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内在联系。推动两者相互促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依托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文化资源,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在不断彰显津派文化韵味的同时,发展具有特色优势、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产品,促进文化与企业“双向奔赴”。打好海河牌,用好洋楼景,念好山海经,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高品质消费环境和体验。天津集山、海、河、湖、湿地、温泉等于一体,自然资源丰富、品类齐全;历史悠久,人文资源同样丰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市民休闲娱乐空间、商贸综合体等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水平与游客评价,实现文旅商贸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不断推出吸引力强、参与度高、沉浸体验感足、用户黏性大的消费场景和文化产品,依托跨境旅游、人文旅游、研学游等项目,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新路径,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推动产业创新、引导产业集聚、深化产业融合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仅靠宣传思想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全党动手。”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协调,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既要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研究文化建设的规律,把握文化发展趋势,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社科理论工作者要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努力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Copyright2000-2019版权所有 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锦业路125号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