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读习近平总书记《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日期: 2024-11-08 信息来源: 学习时报 点击数:

刘一帆

《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30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主要部分,收录在《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这篇重要文献围绕党的理论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为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重要指引。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献的开篇部分即指出,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个题目进行集体学习,“目的是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明确理论创新的方位、方向、方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因为,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

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在这篇重要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的百年奋斗史,重申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我们党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始终坚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经过实践的检验,不仅证明了自己“行”,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的方法“行”,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因此,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献中对如何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就是要固本培元,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旗帜鲜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有利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打开创新空间,让我们党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

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新考题。比如,我们面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国际局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等全球性问题;再如,我们还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等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予以回答,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体系化学理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进的基本特征,是理论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体系化和学理化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和学理化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教育引导全党全国更好学习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

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善于从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中汲取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养分,继而进行理论探索、创新和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过程中走好群众路线。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直接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前进,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简单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当年所说的话来套今天的中国实际,也不能简单拿党过去提出的一些具体理论观点和由此产生的具体政策举措来套今天的工作。”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是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当代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同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刚刚起步,仍有许多未知领域有待探索,需要通过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政府部门链接

高校行业部

政企行业部

健康行业部

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究院

Copyright2000-2019版权所有 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锦业路125号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