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教 讲好思政课
吴雄生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要“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思政课教师作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中坚力量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主体,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真学真信,以学促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以学铸魂,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投身主题教育,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性锻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日常思政课教学,做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忠诚传播者、宣讲者。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
增强党的基本理论储备,丰富马克思主义素养。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前提和基础是学好理论。学思想是这次主题教育总要求中的第一要求。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功底,时刻保持“本领恐慌”,刻苦钻研、勤学务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
推动党的先进理论转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共产党人的“魂”就是党性,包括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和人民立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切实做到将党的先进理论转化为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精神力量,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思政课教师要高度认同党的价值追求,推动党的先进理论转化,讲准、讲活、讲透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学增智,提高教学能力
提升政治能力,站稳人民立场。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善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根本性意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力传播者。
提升思维能力,善用哲学智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好思政课首先要提高学思悟辩能力。思政课教师要善用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系统观念看待全局,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善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分析新情况,思考新问题,作出新判断,阐述新道理。
提升实践能力,点燃思政课堂。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高校思政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从中汲取教育教学的智慧,认识和把握思政课发展规律,看清思政课发展趋势,找到上好思政课的办法。要站好思政课堂,讲好思政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使思政课堂活起来、火起来,最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以学正风,涵养师德师风
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素质。以主题教育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面领导,推进思政课教师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不断健全“双培养”机制,努力把骨干思政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把党支部建成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加强党员思政教师党性锻炼,提高教师政治素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结对联系等党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政治把关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增进职业认同,提高品德修养。以“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标准要求思政课教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开展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大力弘扬崇高的师德风貌。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职业光荣感,提高品德修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继续发扬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精神,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上持续下功夫,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和业务能力。
创新师德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引导思政课教师积极投身师德社会实践,在教育教学一线中立大德、守公德,亲力亲为,做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牢记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锤炼精湛业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潜心治学,在学术和教育教学上下苦功夫、求真学问,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积极投身教改实践。
以学促干,努力育人育才
立足教师本职,做“四有”好教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持之以恒抓好教学科研,做到教材熟悉、教法先进,运用新媒体创新教学。注重教学效果,积极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注重实践教学,既使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教会学生能初步探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理论阐述。
走进学生心里,塑造学生灵魂。充分发挥思政课堂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变“教导模式”为“引导模式”,教师变“长辈”为“朋辈”,与学生交朋友,诚心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熟悉学生的话语体系,让学生听得进、信得过、靠得住,为学生“点灯引路”,真正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促使青年学生自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强国一代。
融入校园生活,做示范育新人。思政课教师要主动融入学生生活,做到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思政课教师。在“三全育人”中,凸显思政课教师参与作用。在校园活动中,渗透思政元素,积极引领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守正创新,打造视野宽广的思政课堂,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坚持知行合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四个自信”,以更加从容的姿态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作者系江西服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