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信箱
  • 信访举报
  • 一网通办
  • 课程中心
  • 查询系统
新闻中心

英文学院学子李静:青春助力防汛救灾志愿服务,用爱点亮生命的光芒

作者:丁浩轩 编辑:马丽娟 来源:英文学院 发布:2021-08-07 点击量:

2021年8月4日,洛南新闻报道,近日河南省遭遇极端灾害性降雨天气,我校英文学院JY181110114班学子李静在安置点期间,主动请缨帮村镇干部做一些家乡的防汛救灾志愿工作。她认真细致的服务态度得到了灾民和新闻媒体的一致认可,她也用实际行动支援这场“人与自然的战争”,谱写着青春的“奋斗与奉献之歌”。

随后英文学院便联系到了李静同学并对她进行了采访,希望通过她的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到志愿者服务当中,化作明灯,照亮他人。

小编:李静同学你好,很高兴你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你是怎样想到去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呢?

李静:谢谢,这是我的荣幸,一连两场水灾,让我懂得死里逃生的庆幸,也让我明白一夜之间无家可归的绝望,我很庆幸我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了心态。撤离的第一天(7月24日)晚上,几乎一夜未睡,想了很多,就发现想的越多人越焦虑,也越绝望,就想着给自己找点事做。在询问过安置点的领导后,刚好也需要一个志愿者,就加入了为灾民服务的行列。

小编:在这种情况下你能迅速地调整心态为他人服务,这真是令人敬佩,那么请问你在安置点的工作大概包括哪些呢,能不能给同学们分享一下?

李静:在安置点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接待,其中包括对进出人员的登记、捐赠物资的入库,辅助每晚的查房、早晚餐的分发等。总得来说就是大事没有,小事不断。虽然很忙,但是真的让我觉得很充实。

小编:工作了这么久一定遇到了很多事情吧,在你印象中让你最难忘或者最困难的一件事是什么,你又是怎么解决或处理的?

李静:是的,我其实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恐怕就是面对他人的不理解。近来,疫情再次严重,安置点实行封闭管理。有许多从外边前来探亲的人,会对我们所实行的封闭管理不理解,甚至恶言相向,随口乱骂。面对此类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自我进行消化,尽可能地去理解他们无法与亲人面对面倾诉相思的愤怒。最难忘同时最欣慰的事就是听到大家对我的评价:“这个女孩子的服务态度很好,待人很和善,是个很棒的姑娘!”这让我觉得我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小编:你真的很优秀,那么这次报名参加志愿者,你有什么感触呢?

李静:做志愿者活动最大的感触就是真心是相互的,只要你用心对待别人,别人也同样会用心对待我们。在做志愿者过程中,我把灾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问题也愿意找我说,吃饭的时候会询问我吃了没有,总是会说娃儿辛苦了。其次就是农村留守老人的悲哀,儿女在外为家打拼,即使在相对发达的地方有一个家,也愿意和老人同住,可老人总是舍不得离家太远,最终因适应不了年轻人的生活而独居,最终只留下老人的辛酸。也是希望以后这种情况得到改善。

小编:那么现在的你有什么特别的话想对所有的同学们讲呢?

李静:最想对大家说的就是人生无常,请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预料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或者说我们永远无法预料意外和明天那个先到。其次想告诉大家,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地生活,以阳光饱满的态度去迎接每一个挑战,灾民们虽然很痛苦但是没有一个人放弃活下去的希望,所以我也希望各位同学善待生命,善待自己,拿出无限大的勇气面对生命中的挫折!

小编:谢谢你今天的分享,也感谢你的付出,相信最终一定会雨过天晴。

李静:不用客气,只要坚持一切最终都会变好的,我们都有这个信心!

正是因为有了这群志愿者和早晚奔波的救灾人员才让我们坚信,“众人划桨开大船”。有了他们的参与,有了我们大家的参与,破败的家园一定会变成美好的花园!我们坚信,“人心齐,泰山移。”有了他们的付出,有了我们大家的付出,那无数张愁苦的脸上定会绽放出甜美的笑靥。我们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你们的爱,有了我们大家的爱,艰难的岁月一定会变成爱的春天!

我校英文学院学子李静用她的实际行动谱写着青春的“奋斗与奉献之歌”

分享到: